封面新闻记者 曹菲 杨涛
“路很远,走下去很累,可是不走会后悔,一定要走下去,一定不能停。”2024年3月22日,罗兆进在日记本扉页写下这段话,开始向梦想进发。
他心中一定要走的路,就是1970年通车的成昆铁路。作为成都铁路公安局西昌公安处的一名铁路警察,他曾在这条线上服务二十余年;去年3月到10月,已退休的他再次拿起相机,从成都启程向西南进发,打卡沿线69座车站,用脚步和镜头记录成昆线。
罗兆进为何要重走成昆线,路途有多艰辛,又收获了什么?7月1日,在成昆铁路通车55周年之际,罗兆进跟记者聊了聊他与成昆铁路的故事。
行走在成昆线上的罗兆进
退伍后
带着人生第一部相机回到成昆线
1970年,7岁的罗兆进随父母迁至西昌,同年7月1日,成昆铁路建成通车。他与成昆线由此结缘。
1984年,罗兆进退伍了。在部队时,他跟着团部宣传员学会了拍照,也找到了毕生热爱。回川路上在北京转车时,他用当兵3年积攒的工资和家人的资助,208元全款购入人生第一台“大件”——海鸥牌照相机。
带着这部相机,他进入成都铁路公安局西昌公安处工作。
工作时,他胸前总是挂着那部海鸥牌相机,看到有意思的画面就会抓拍。没多久,他的才能被看到,进入宣教科工作。此后二十多年,拍照成为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在罗兆进拍摄的照片中,大多数是记录铁路公安民警风采的新闻图片,但也有20%是自己的创作。工作之余,他会走进成昆铁路拍摄线路、车站以及沿线的人和景,“我最喜欢拍的是乌斯河到代湾那一段,最险峻,也最出片”。
成昆铁路乃托铁马大桥
退休后
成昆人决定独自进山重走成昆线
2023年,罗兆进退休了。事实上,自2007年调到成都铁路公安局成都公安处工作后,他就与成昆铁路渐行渐远。
“我是成昆人,始终有一种情结,还想回去看看。”罗兆进说,退休后做自己想做的事就好,而他最想做的,就是重走成昆线。
他几乎从退休开始就在做准备:规划线路,从成都出发经眉山、峨眉、金口河、甘洛、越西、冕宁、西昌、德昌、米易、攀枝花,走完成昆铁路川内线路;与沿线车站联系,获得拍摄、住宿许可,打卡从九里到迤资的69座车站;备好拍摄装备——2部相机、3个镜头、一台无人机;带上一个日记本,他准备记录下此次成昆之行的每一天。
2024年3月22日,罗兆进在自己61岁生日这天出发了。他在日记中写道:“我选择了这一天开始成昆之行,感觉非常有意义,争取完成自己人生的一次壮举,实现自己的价值才是对生命的回馈。”
关村坝车站全景
行走时
攀山渡河、追日等待只为拍到好照片
出发前,罗兆进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心理准备,然而,路上的一些苦痛还是让他始料未及。
为了节省开支,他基本都住在沿线的车站里。有些小站坐落在深山里,条件十分有限:几天洗不成澡是常事,有时吃饭也不规律,还经常被蚊虫袭击。
2024年3月28日,他在刘沟站住下,宿舍里有很多“屁巴虫”(通常指椿象,俗称 “臭屁虫”“臭大姐”)。半夜4点半,他感觉眼睛不舒服,一摸是一只虫子,拿掉后赶紧用水冲洗,但是第二天眼睛还是肿了一天。
更多的艰辛故事,发生在去拍照的路上。为了找到好的拍摄点位,罗兆进经常需要租车、坐船,有时还要徒步攀山,这对于有点恐高的他,很是煎熬。
2024年4月7日,他去拍大渡河中央的公石和母石,四过铁路桥,“太吓人了,过一次心脏痛一次,没办法不然出不了片,咬牙挺过了”。5天后,他为了拍摄长河坝站的全景,必须走到对面山上,在山下时没有注意有落石,石头就掉在他身前不远处,至今想起仍后怕,“站在山坡上,下面就是大渡河,风非常大,我脚都在打抖”。
还有一次,为了拍摄新老成昆铁路列车同时通过大桥的画面,他在桥边整整蹲了两天;坐摩托追太阳寻找最佳光线,更是常常发生。
在罗兆进的行走日记中,经常出现这样的描述:“全身湿透了,脚也打出了水泡。”不过,如果当天拍到了满意的照片,他都会觉得“值了”。
7个月
用脚步和镜头圆自己的一个梦
2024年3月到10月,罗兆进耗时7个月走完成昆铁路四川境内线路,打卡69座车站,仅铁路线距离就有759公里,他行走的里程远超于此。
其间他拍下:中国第一座“洞中火车站”关村坝站,慢火车在山林间通过乃托铁马特大桥,大渡河畔、悬崖下的长河坝站全景,陡崖峭壁间的中国单孔跨度最长铁路石拱桥——一线天桥,以及仍在服务大凉山旅客的“幸福小慢车”……拍摄的照片素材超过10万张。
幸福小慢车
一年之后,在成昆铁路通车55周年之际,罗兆进再谈此次成昆之行的意义,他这样说:
成昆铁路从建设到通车本就意义重大。这是一条英雄的铁路,30多万筑路大军艰苦奋斗,牺牲2000余人,才打通这条连通川滇两省的钢铁大动脉。它的建成为人类在复杂地质、险峻山区建设修建铁路树立了成功典范。更重要的是,成昆铁路55年运行不辍,成为当地居民的幸福路。“很多人说成昆铁路老了,但我觉得它老当益壮,仍在为国家、人民作贡献。”他说。
铁路工人维护铁路线
另一个层面,成昆铁路于罗兆进个人而言同样意义重大。在西昌生活38年,在成昆铁路沿线工作二十余年,这条铁路见证了他的奋斗青春。作为一名退休铁路公安民警,一名摄影爱好者,能够用镜头“看见”成昆铁路,于他而言是圆梦。
在成昆之行日记本的扉页上,他写下:生命因梦想,而有意义和充实。
受访者供图
新手配资炒股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